市*配套工程施工方案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31.html

市*配套工程施工方案

某道路市*配套等工程施工,包括道路、桥涵、雨水(含泵站)、污水、照明、交通、给水、中水、电力管沟等配套工程。

第八章施工方案和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

节施工测量方案

在与甲方、勘测设计单位接桩后,对在本施工范围之内的桩位(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等)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及时做好导线复测、导线点的加密,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等测量工作。

对所交导线点、水准点进行现场拴桩。在附近固定物上做好拴桩标记,并填写拴桩纪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有关桩位砌筑保护,并立标牌注明“测量拴桩,注意保护”字样。

一、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施工测量按施工图纸、《工程测量规范》GB有关规定执行。

2.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

3.场区控制网按相当于二级导线精度布设平面控制网。(如采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要先复测检查,符合精度要求后方能取用)。

4.场区内按施工情况需要增设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量。

二、平面控制测量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招标文件中对测量精度要求,建立场区平面控制网,目的主要是加密各高级导线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的需要。

2.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对业主、测绘院提供的平面坐标点、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对场区内的现况地面标高统一复测。

3.在道路起点沿道路方向左侧红线外利用全站仪布设一闭合导线,作为以后施工的首级控制点。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导线技术指标按一级导线要求执行(即:导线边长≤m,方位角闭合差为10n1/2,相对闭合差≤1/)。

4.控制点的选择考虑便于长期保存,即要满足精度要求、分布均匀方便施工,还要考虑加密控制点的布设,对于重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采用浇筑混凝土墩进行加固保护(混凝土墩深1m,长和宽各0.6m),并设立警示牌。控制点每月进行复测一次,遇有特殊天气,过后加测一次,检查控制点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予以调整或平差。

5.随着工程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为了更好的控制各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控制点的布设。加密点布设成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并且加密点要随时与首级控制点进行校核。

6.所有内业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

三、高程控制测量

1.建立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量和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以水准网为主要形式,采用3等水准测量精度。

2.高程控制点由基本水准点组成,选择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处。

3.采用高程控制点直接对高程进行控制,如较远可适当加密,加密水准点时采用附合导线,用水准仪往返观测各一次,往返误差不得大于±12L1/2mm(L为路线长,以km计)。精度合格后,作为线路高程控制点。

4.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可建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要选在牢固且不易破坏的地方,当施工过程中水准点不得不被破坏时,及时将其引测至稳固的地方,保证精度与原有水准点等级相同。

5.施工过程中,在使用任何水准点前必须进行复测,检查水准点是否可靠。

6.施工过程中,应测定并经常检查地下通道结构浇砌和安装部分的位置和标高,并作出测量记录和结论,如超过允许偏差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补救和改正。

四、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

为了确保设计的净空限界和正确的线路方位,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经自检和驻地监理审批,向施工监理部提出检测申请(申请单与成果)。由施工监理部进行检测。

检测均应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及时地提出成果报告,一般检测互差应小于2倍中误差,可用原测成果,若大于该值或发现粗差,应会同监理部采取专项检测来处理。

检测导线的坐标互差≤±12mm,<±20mm;检测地高程点的高程互差≤±3mm,≤±5mm;检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10″;检测相邻高程点的高程互差≤±3mm;检测导线边的边长互差≤±8mm。

五、施工测量措施

1.控制网的测量:本标段的测量所用仪器为全站仪,组成控制网的各点间测量均采用四个测回。

2.数据处理:控制网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求得边与角的中误

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3.桩点保护:控制网中所设置的各点均采用混凝土包顶端带十字的Φ16以上螺纹钢,露出混凝土高度不大于15mm,以免变弯而影响测量精度。桩点处设置明显标识防止误用。

4.施工过程中边桩测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控制桩置镜精确测量区间中线及边线,同时埋设护桩以利于边桩的恢复。施工边桩即使没有动过,也要定期进行复核测量。

5.各分项工程施工测量控制措施

1)管线施工测量

(1)工艺流程

测量桩位交接→桩位复测→控制网测设→管线开挖测量→管线基础测量→管线安装测量→回填过程测量

(2)开挖前测量

①沟槽开挖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中线定位,采用极坐标方法测放管线中线桩时,应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等位置测设中心桩。

②管线中线桩每10m一点,桩顶钉中心钉,并应在沟槽外适当位置设置栓桩;根据中线控制桩及放坡方案测放沟槽上口开挖位置线,现场撒白灰线标注,然后在上口线外侧对称钉设一对高程桩,每对高程桩上钉一对等高的高程钉。高程桩的纵相间距宜为l0m。

(3)开挖过程测量

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必须对中线、高程、坡度、沟槽下口线、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进行检测,并在人工清底前测放高程控制桩。

(4)人工清底后测量

沟槽检底后,采用极坐标方法或依据定位控制桩采用经纬仪投点法向槽底投测管线中线控制桩;采用水准测量或钢尺悬吊法将地面高程引测至沟槽底。

(5)井室开挖测量

井室开挖与沟槽开挖同时进行,根据井室桩号坐标及控制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方法测放结构中心位置,依设计或相应图集测放结构开挖上口线及开挖高程控制桩,同时进行栓桩。

(6)管线基础测量

根据检底后管线中线桩及设计基础宽度测放管线基础结构宽度,同时测放管线基础高程控制桩。管线基础施工后复测基础中线偏差、宽度及高程。

(7)管道安装测量

管道基础施工后恢复中线,根据不同管线结构形式及附属设施分别进行安装放线。

回填过程测量

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测放回填土不同区域及分层高程控制桩,标出每层回填土压实厚度。

2)道路施工测量

(1)工艺流程

测量桩位交接→桩位复测→布设施工控制网→现况调查及原地貌调查→路基施工测量→路面基层施工测量→路缘石、人行步道施工测量→施工测量路面面层施工测量

(2)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

①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早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

②应放出设计图纸中结构物的中心线位置,并调查其平面位置与高程是否与现况相符。若不相符,应及时向监理及建设单位提出,经其确认后再由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

③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如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

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④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程。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

(3)路基施工测量

①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②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近的高级水准点联测。

③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

④根据工程需要,可测设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并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

(4)路面基层施工测量

①路面基层施工前,应实测所有路线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若相差较大,应向监理及建设、设计单位提出,以确定高程调整量。

②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与宽度。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边线桩位放样时应比该层设计宽度大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

③高程测设时,应将设计高程按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桩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10m。高程控制桩上平置铝 导梁,使其平稳置于已测设好高程的可调式托盘上。在摊铺机行进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铝 导梁从托盘掉下时,应立即重测该处高程。

④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应进人相邻施工段50~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型的平顺美观。

⑤在道路交叉口处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

(5)路面面层施工测量

①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在使用摊铺机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基层摊铺机施工。只是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必要时,应适当调整压实系数。

②路面中、上面层施工测量:当摊铺机采用与下面层同样的方法作业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基层摊铺机施工。在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时,在摊铺机起步阶段应测量爽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人正常摊铺后,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

③在道路交叉口处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

六、测量管理措施

开工前对测量人员进行测量知识、测量规范、测量仪器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

测量人员应认真理解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得到书面答复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

本工程测量采用三级复核制,即施工队为一级测量,项目经理部为二级测量,公司为三级测量。

七、定期复核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所有导线点、水准点、加密导线点和加密水准点定期进行复测。所有测量资料,也需及时真实的进行填写,作为竣工资料编入竣工文件,并应归档保存。

第二节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包括桥涵基坑开挖、设计各市*管线沟槽开挖、检查井等基坑开挖。

一、场地平整

1)本工程清表工作根据施工工期安排进行,场内地坪以下的垃圾、树根、杂土,均需清理与掘除、外弃。

2)地表土的清理,均采用挖掘机配以推土机清挖,自卸汽车配以装载机装运。表土清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清除的表土和杂物应及时集中弃运。

二、开挖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施工前通知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要求。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加的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对施工的要求和步骤清楚明了。

2)通行:提前办理好车辆所需的通行证,并负责在施工前对所有司机进行安全教育。

3)渣土消纳:土方运往外弃土场或寻地暂存。

4)现场准备

①提前做好土方开挖的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各项措施。并在车辆出口铺设草帘子,设专人清理车辆,防止带泥上路。

②测量人员随时撒线,保证开挖线各部尺寸与标高。

③妥善处理好相关交通部门关系,并作好开工前的扰民工作。

④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不同的开槽断面,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确定好土方开挖的平面顺序、进出场道路和社会交通运输路线。

三、施工机械配置

1)土方采用机械分段、分步、分层挖土,在土方挖运施工过程中,必须观测边坡稳定变化情况,严禁超挖。在挖至基底标高以上mm时,由人工配合清底。

2)管线沟槽开挖每个工作面采用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采取流水施工作业。

3)为响应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要求,施工机械均采用高性能、低噪音、少污染的设备。

四、施工方法

各管线沟槽深度由深到浅按施工顺序依次为:设计污水→设计雨水,局部管线视槽深度对开槽施工顺序进行调整。

管线沟槽开挖

A管道工程沟槽深度在3m以内,管线沟槽开挖拟控制边坡为1:0.33,沟槽开挖边坡以不造成滑坡塌方为准,确保沟槽安全,当沟槽较深土质较差时,开挖边坡可调整到1:0.5;如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将采用密板支撑。

B开挖沟槽时,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应在沟槽底面的设计标高上留20cm土方不用机械开挖,改用人工开挖清底。

C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开挖,并采用分阶段分工作面进行围挡和沟槽开挖,尽量形成每个施工段同时具备管道开挖和回填的条件,减少土方的外弃和外运。

D在沟槽及井、坑边缘1m范围内不得堆放挖出土方,堆放应在指定地点并安排及时外弃。堆土的 高度不超过1.5m。堆土严禁掩埋消火栓,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及排水设施,不得掩埋测量标志,危及临近建筑物的安全。

五、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1)雨天对沟槽采取可靠的覆盖和排水措施。

外观鉴定:不扰动槽底土壤,如发生超挖,应按规定处理。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沟槽边坡平整且不陡于规定的要求。

2)预防基土扰动措施

沟槽开挖好后,立即施作垫层保护地基。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预留—mm厚土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一层mm厚用人工清理找平,以避免超大开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沟槽挖好后,避免在基土上行驶机械和车辆或大量堆放材料。必要时,应铺路基或垫道木保护。

如遇地基土质差,开槽后及时请设计、勘察部门人员验槽确定基础处理措施。遇到软土、松土、扰动土层,土质不均匀或水浸泡等情况会同监理部门、设计单位及时研究确定处理措施并办理洽商手续。

地基处理方法

①槽底超挖或扰动在15cm以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低于原状天然地基土;在15cm以上,可用石灰土分层处理,其相对压实度不低于95%。

②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含水量较大时,在10cm以内可换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石处理;在30cm以内,但下部坚硬,经排水清泥后,换大卵石或块石,并用砂砾石填充空隙表面找平。

③槽底处理超过30cm以上深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④地基处理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标准,满足和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3)预防沟槽泡水措施

开挖沟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防止地面水流入沟槽。

4)预防边坡塌方措施

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造成边坡塌方,做好沟槽四周的降水、排水措施。

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

加入年度《市*路桥实战参考》会员

年度《市*路桥实战参考》会员资料

5)预防边坡超挖措施

机械开挖边坡应采用人工修坡。

对松软土层避免各种外界机械车辆等的振动,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在坡顶边脚设置明显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

6)预防边坡滑坡措施

加强地质勘察和调查研究,注意地形、地貌、滑坡迹象及地表、地下水流向和分布,避免破坏地表的排水、泄洪设施,消除滑坡因素,保持坡体稳定。施工中尽量避免在坡脚处取土、在坡体上弃土或推放材料。尽量遵循先治理后开挖的原则。

六、紧急预案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出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1)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

2)通过现场管理人员,迅速采取处理措施,如用挖掘机在坡脚迅速回填;

3)根据滑动变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面位移和沉降变化,并做好记录。

七、施工排、降水

⑴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项目特点及设计文件,本次施工组织设计暂不考虑施工降水。

⑵对于槽深大于2m、可能遇到局部上层滞水的基坑、沟槽,采用明沟排水,沟槽开挖后采用排水沟加集水井抽排的方案。对于降雨及沟渠渗漏水的影响,设置排水井,以便及时将水排出。

第三节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雨、污水管道施工

1、管材的运输和贮存

1)管材、管件在装卸、运输、堆放时,应轻抬轻放,严禁抛落、拖滚和相互撞击。

2)管材成批运输时,用缆绳捆扎成整体,并固定牢固。在缆绳固定处和管端宜用软质材料妥加保护。

3)管材、管件如需长时间存放,应置于库房内;当露天堆放时,必须加以遮盖,防止曝晒;存放地点必须远离热源,并有防水、防火措施。

4)管材、管件自生产之日起,存放时间不宜长于18个月。

5)在运输、贮存过程中,管材、管件应保持清洁。

6)管材存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管材堆放时两侧应采用木楔和木板挡住,防止滑动,并应注明类型、规格和数量。

7)不同直径与不同壁厚的管材宜分类堆放。

2、管道基础

1)管道应采用砂石基础。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mm的中粗砂基础层;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mm,上层铺中粗砂,厚度mm。基础密实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在管道设计土弧基础支承角范围内的腋角部位,必须按设计要求采用中粗砂或砂砾土回填密实。回填范围不得小于支承角2α加30°。

3、下管

1)管材下管前,必须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者,严禁下管敷设。铺设管道时将承口对准水流方向,从下游向上游依次布放。

2)应根据管长大小、沟槽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用人工或机械将管材放入沟槽。下管时应采用专用下管锁带,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二个支撑吊点,严禁穿心吊。

4、管道安装及连接

1)双壁波纹管采用双橡胶圈柔性接口,与检查井采用刚性接口。承插式密封圈连接等配套用件,必须由管材生产厂配套供应。当连接时需要采用润滑剂等辅助材料时,这类材料亦应由管材生产厂提供。

2)管材连接时必须对连接部位、密封件清理干净,不得附有土和其他杂质。

3)对承插式密封圈连接宜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进行,插口端不得插到承口底部,应留出不小于10mm的伸缩空隙。在插入前,应在插口端外壁做出插入深度标记。插入完毕后,插入长度和承插口圆周间空缝应均匀,并保持连接管道轴线平直。

4)管道敷设后,因意外造成的管壁局部损坏,当局部损坏的孔径不大于60mm或环向、纵向裂缝不超过管周长的1/12时,可采用焊枪进行修补。当局部损坏超过以上范围时,应切除破损管段,采取换管或砌筑检查井、连接井等措施。

5)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覆土而遭到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和管底高程的复测和外观检测,如发现位移、漂移、拔口等现象,应及时返工处理。

二、闭水试验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对污水管线采取闭水试验的方法来检查管道安装的严密性,所有井段带井进行闭水试验检测,安排在回填土之前进行,试验频率为%。

〔1〕工作安排

1)闭水分段根据井段和管径划分,结合施工进度安排,试验工作应及时进行;

2)试验用水取自附近自来水,部分用水可重复使用;

3)串水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管口,发生问题及时处理;

4)试验工作要在管道与检查井满水浸泡24小时后开始。

〔2〕闭水检验

1)向所检验的管道内冲水浸润24h后,保持管顶2m以上的水头的压力,观测管道24h渗漏量,允许渗水量按照规定确定。

2)当试验水头大于或小于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的标准试验水头时,管道的允许渗水量按下式折算:

Q上面公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H——试验段上游实际实验水头(m)

三、回填

⑴一般规定

①管道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部位可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密闭性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②沟槽回填应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行,并确保管道和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宜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上浮。

③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④管顶0.5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两侧高差不超过30cm。

⑤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和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杂硬物体。

⑥沟槽回填时应严格控制管道的竖向变形。当管径较大、管顶覆土较高时,可在管内设置临时支撑或采取预变形等措施。回填时,可利用管道胸膛部分回填压实过程中出现的管道竖向反向变形来抵消一部分垂直荷载引起的管道竖向变形,但必须将其控制在设计规定的管道竖向变形范围内。

⑵质量检验

①管道安装并回填完成后,在12h~24h内量测检验管道的初始径向挠曲值。采用圆形心轴或闭路电视等方法进行检测,初始径向挠曲值不得大于3%,如果超出,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②变形超过3%,但不超过8%时:

A.把回填材料挖出,直至露出管径的85%,管顶和两侧采用手工工具挖掘,防止损坏管道。

B.检查管道是否损伤,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C.重新回填并逐层夯实至设计要求

D.重新检测,不超过3%,满足要求为止。

③变形超过8%时,必须更换新管道,重新安装、检测。

④计算径向挠曲值(%)公式:

径向挠曲值=(实际内径-安装后垂直内径)×%/实际内径

⑶沟槽土方回填密实度要求

第四节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序图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基础夯实—→下安管—→水压试验—→检查井—→接点连接—→土方回填—→管道冲洗

二、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开工前由项目经理召开各职能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会,详细介绍职工方案和各工序的技术、质量、要求,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技术负责人讲解施工中主要环节的有关技术要求、措施和如何施工的详细方案。

2、沟槽开挖

(1)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方式,单侧堆土,开挖应分段进行,不得超挖。

(2)沟槽尺寸的确定:据招标文件和给排水施工验收规范,沟槽底部宽度计算:B=D+2(b1+b2)

其中:B——沟槽底部挖宽度

D——管道结构的外缘尺寸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

上口开挖宽度为(沟槽平均挖深×0.25)×2+B

(3)沟边堆土高度不大于1.5米,且距槽口不小于0.8米。

(4)技术人员及时检查,防止槽底土质扰动。

(5)机械挖土时,应向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尺寸、堆土位置、施工区域地上障碍物情况、地下设施深度、方位、走向及施工要求。

(6)机械挖槽采用正向开挖法挖掘,挖土机顺沟槽方向放置,随挖随向后退。正向开挖可挖出陡峭的边坡,便于两面出土与运输。

(7)人工挖槽时,应有足够的安全施工工作面,防止铁锹、镐碰伤,上下沟槽应搭设梯子,当在深沟内挖土清底时,沟上要有专人监护,防止沟槽塌方。

3、支撑设置

本工程开挖应对成形沟槽视土质情况,及时进行加固。

(1)土质松软、沟边有动载必须作密撑处理。

(2)土质松软或有杂土,沟边无动载作疏撑处理。

(3)沟槽深度1米至2米间,放坡系数1:0.25;沟深4米以内,放坡系数1:0.05,搭设疏支撑。

(4)支撑选择:劈裂、腐朽木料不能用做支撑。撑板厚度大于50mm;

横撑稍径大于mm;横撑垂直间距不大于1.5m。横撑应水平,撑板与土贴实,联结牢固,发现支撑物件,弯曲、松动、移位或劈裂迹象时,应及时加固。

4、下管、安装

(1)下管前对管材、管件进行检查,对发现有缺陷、砂眼、破损等不合格时不得使用,及时退出现场。

(2)8T吊车下管。下管时,吊车距沟边保持安全距离,应注意作业区域人员和设备安全,吊管时轻吊轻放,保证管材不受损伤。

(3)管道安装采用5T倒链2台,由6名工人进行顶进,顶进时检查顶进线是否到位,2名管工进行管道调直。

安装时应将承口内壁、插口外壁的毛刺,铸砂和铸瘤;橡胶圈上油污和泥土等清理干净,套在插口上的胶圈应平直,无卷曲,各部位拉伸量一致,再在胶圈和插口外壁涂摸食用油润滑,用倒链徐徐顶进承口直到

顶进线全部进入。安装方法如下图所示:

(4)管件连接采用 水泥接口时,应填入油麻辫,其深度为承口深度的1/3,麻辫搭接10-15cm,然后将拌合好的 水泥分三层填塞打实,每层深度不超过2cm,填塞满承口后覆土养护1-2天。所用油麻洁净,松软,纤维长, 采用机制4F级温 ,水泥采用#。水、 、水泥重量比为1:3:7。

(5)闸门连接采用法兰连接,连接中使法兰平整,螺栓坚固,螺帽高

度在同一面上,螺栓必须露出螺母,露出长度不大于螺栓直径的二分之一,橡胶圈厚度3-5mm。

(5)法兰盘、 (镀锌管)防腐时,卷材粘接牢固,表面平整无折皱,空鼓等现象,对安装时损坏的防腐层,应及时修补。

(7)管线安装偏差要求达到:座标±50mm;标高±20mm;管道中心线±30mm。

5、水压试验

本工程设计试验压力1.1MPa,执行GB--8标准即10分钟内压降≤0.05MPa且管口无漏水,管身无裂纹破损为合格。

(1)试压后背:DN管道后背受力大小由设计试验压力和管外径加环形间隙面面积决定,经计算后背承受的压力为16T,按土壤承载力1.5MPa/m2计,则后背面积选取1.2m2。

(2)试压后背支撑:后背应设在原状土或人工后背上,必须保证后背的稳定性,后背墙必须与管道轴线垂直。试压后背支撑如图所示:

(3)试压注意事项:

1)试压用电动加压泵加压,宜接在管道的下游(高程较低端),并放在沟槽侧面,不应放在正前面,并进行启动检查。

2)试压表用表盘直径mm,精度1.5级的1.6MPa压力表,使用前进行校正或使用公司质检中心压力表。

3)进行水压试验应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对后背、支墩、接口处排气阀等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并明确规定发现问题的联络信号。

4)打压采用多级泵加压,每次升压0.2MPa,稳压后检查,没有任何问题时再继续升压。

5)试压时,表针摇摆不定或升压较慢,应重新考虑排气。

6)升压时后背处不得有闲杂人员,不得敲砸和振动管子,沟槽内作业人员暂停施工。

6、检查井

检查井砌筑:参照国标S、S进行,井室基础及底板采用S(六)做法,砌井前浇水湿润砖块,砌筑时上下错缝,砂浆饱满,无纵向通缝。湿井外壁从基础到路面结构层做3:7灰土,宽度下部为30cm,上部大于50cm。

7、管道连接

管道连接根据管件长度计算工作坑的尺寸,依据实际情况安排潜水泵数量及台班,对连接处在通水24小时内对其监控,经业主、监理确认无任何问题时方可回填。

消防安装按设计图进行,并用双盘 调节其出露地面高度,使其整齐一致, 防腐,外防腐采用 煤沥青涂料,级别为加级;内防腐采用饮水容器防腐专用涂料。

8、管道回填

密实度检测:采用环刀法检验密实度,每层回填土30米长度抽取土样。胸腔不小于90%,管顶50cm以下不小于85%,管顶50cm以上不小于95%。

回填注意事项:

(1)不得回填淤泥及有机物,腐植土、杂土、冻土、砖石。

(2)回填土粒径不大于50mm,管道两侧压实后高差不大于mm。

(3)回填土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mm,压实3-4遍。

(4)控制好回填土含水量,过湿要凉晒或渗合干土,过干要洒水湿润。

9、冲洗消*

给水管道试压接通并作好排水工作后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冲洗,冲洗时以不小于1.0M/S的流速连续冲洗,直到水质化验达到饮用水标准为止。

第五节电力管沟工程施工

1、沟槽开挖:

本工程现场土质情况较好,采取人工配合机械严格按施工设计边坡进行,边坡为1∶0.3,沟槽两侧留0.3m的操作面宽。若遇到周边环境较差不适合机械开挖的段面,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沟底应按千分之三设置纵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缆检查井间距,本工程电缆检查井人孔井盖板及底座采用复合材料电力专用盖板,人孔井井盖盖好后,与地面齐平,每座人孔井下面设积水坑一座。沟槽开挖过程中及结构施工中,均应进行临时施工排水,用水泵将将集水抽排至施工范围外的排水系统,保持管道施工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电缆沟施工后沟槽不得长期停置,应及时回填以保证沟槽回填的质量。

在施工管道时,开挖到设计标高,请设计人员、监理、业主现场验槽后,确保电缆沟基础达到设计要求。

2、混凝土垫层用木方作侧模,用钢道钉进行固定。

3、墙体施工、盖板压顶安装。当垫层砼强度达到2.5Mpa(即三天后)时,方可砌墙,砌墙前由测量人员放出墙体框线。墙体采用MU7.5砖,M10砂浆砌筑,砌墙粘土砖使用前用清水浸湿,垫层与墙体相接处凿毛并清洗干净。砌体砂浆必须饱满,以防渗水漏水,砌缝砂浆要刮平,上下错缝平顺。在砌筑墙体的过程中,应及时将电缆支架沿沟长每mm埋设,并两边错开布置。当砌筑到过路电缆沟的墙体时,应及时在墙体内安装隔板。

4、压顶、支架螺栓处均采用C15混凝土,盖板采用C25混凝土。施工时保证压顶与墙体粘结密实。压顶施工完成后,内侧墙体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抹面,采用M10砂浆加TL-F型防水剂,2cm抹面。

5、沟槽回填电缆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前先清除槽底积水及杂物,沟槽两侧同步人工回填高差不超过0.3米,采用电动夯进行压实,回填土密实度按规范要求压实。回填时,按基坑的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分层厚度小于0.3米。沟槽内不得回填淤泥质土或含有机物的大块状物。

第六节桥涵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六路下穿段下穿结构起点桩号K0+,终点桩号K0+,总长为m,其中U型槽段总长.m(K0+-K0+.,K0+.-K0+),隧道段总长.m(K0+.-K0+.)。敞开段采用U型槽结构,底板厚度为50cm,侧墙厚度取为30cm,挡墙为扶臂式挡墙,扶臂厚度75cm,扶臂下底板厚度为60cm,扶臂间距为cm。下穿隧道段采用单箱三室钢筋砼框架结构,底板厚度为cm,顶板厚度为cm,边墙厚cm,中墙厚为80cm。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P6。

下穿隧道结构横断面:1.1米(边墙)+2米(人行道)+3.2米(非机动车道)+0.8米(中墙)+1米(安全带)+15米(机动车道)+1米(安全带)+0.8米(中墙)+3.2米(非机动车道)+2米(人行道)+1.1米(边墙)=31.2米;结构净高4.6-4.9米。地下主体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II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顺序

1、素混凝土垫层铺筑

素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垫层C15混凝土厚mm,由混凝土泵车直接卸料到坑底,人工铺平振实。

2、底板施工

基坑挖到标高后,要尽快完成底板浇捣工作,一般要求在5天内能完成,施工前要做好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在浇捣混凝土前,检查各种预埋件。

3、侧墙施工

(1)侧墙在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侧墙内外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保持不变形,尽可能不使用对拉螺杆固定内外模,采用斜撑、水平撑、斜拉线或三角撑。如必须使用对拉螺杆,则应在螺杆上焊设止水板。

(2)侧墙水平施工缝设置在每层板面以上mm处,须埋设中埋式止水带。

(3)侧墙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4、顶板施工要求

(1)严格控制混凝土级配,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保证混凝土标号和抗渗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做好施工缝的工作。

(3)顶板混凝土的平整度能满足规范要求。

(4)加强养护、及早做好回填覆土工作、保护好防水材料。

(5)做好顶板上防水工作,特别在顶板接缝处的卷材粘贴。

(6)内部结构施工结束之后的初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7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803453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