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城记从横街头到桂子山,薪火相传的百年书
原创在您身边的?武汉消防
一百多年前,进步青年们意识到,我们输给西方帝国主义,不在于坚船利炮,而在于先进的思想。只有传播先进思想,促进人们觉醒,才是救国的出路。
痛定思痛之下,他们组建社团,筹办报刊、杂志,掀起了寻求真理的浪潮。
在这一时期,恽代英在武汉创办了利群书社,致力于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此后,利群书社发展成为了武汉地区 的进步社团,凝聚起了大批爱国青年,并逐步成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陈潭秋、董必武等武汉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都曾是利群书社的常客,与之往来密切。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利群书社的故事。
#01
春天的桂子山一派蓊蓊郁郁,林荫下走过三三两两的学子,身影同繁茂交错的枝丫一起映在利群书社的玻璃外墙上。
次来这儿的人,大概率会忍不住盯着店招一看再看,研究半天。倒不是欣赏古朴苍劲的笔法,而是研究上面的一个字。
利群书社店招上所写的“群”并非我们日常所用的左右结构,而上下结构的“羣”字,由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亲笔题写,意义非凡。
步入室内,顿觉眼前一亮。书社分上下两层,色调是清新的暖色,书籍琳琅满目,绿植与鲜花随处可见,顶灯的立体构造如同纸雕,颇具设计感,整体风格年轻而时尚,颜值直追一众网红书店。
若不是门外漆红的“时光屋”与门口陈列的一架古董钢琴,谁能想到,这是一家百年书店呢?
老利群书社毁于百年前的战火,如今的利群书社则是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由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为恽代英母校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重建于年。
起先建在学校北大门西侧,后迁至校内图书馆。
#年的利群书社(图源华师校史馆)
年,利群书社与新华书店合作,经全新翻修,才有了我们如今所见的窗明几净、时尚前卫的样子。
如今,这里名为利群书社?倍阅书店,除了为学校师生交流学习提供场地,还多了一重红色阅读基地的身份。马列系列读物、教授荐书、校长荐书、师长荐书都是书店的特色。
#02
从图书馆出来,沿着一条笔直的路向南走上米左右,一尊汉白玉雕像赫然闯入眼帘。
雕像看起来很有些年头了,落了不少风雨侵蚀的痕迹,是一个身着长衫、持书而立的青年模样。嘴角含笑,目光睿智,圆圆的镜框又添了几分少年气。
这便是利群书社的创办者、中国共产*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恽代英。
年12月,恽代英同互助社的朋友们商量后,决定团结不同的社团,组成一个联合社团,在武汉开展新文化运动事业。受学校书报代售部的启发,他决定筹办一家新型书社。
年,恽代英拿出自己的积蓄并部分捐资,在横街头18号租到了几间铺面房屋,带着朋友们操办了起来。2月1日,大年初一,“利群书局”定名为“利群书社”正式营业。
书社出售别处不易买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宣言》、《资本论入门》等以及北京、上海等出版的《新青年》、《共产*》等革命刊物,并经常组织读书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员董必武、陈潭秋轮流作读书报告。
各界有识之士都被吸引至此,横街头一派热闹兴旺的景象。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利群书社与全国许多进步团体都有往来,不少知名人士也来参观访问。7月初,领导驱张(敬尧)运动取得胜利的毛泽东路过武汉时,就曾住在利群书社,与恽代英畅谈革命理想,交流创办书社的经验。
书社在成立初期还曾出版《我们的》、《互助》等刊物,被社员带到全国各地,影响力巨大。
可惜,这样的光景只维持了一年零四个月。年6月7日,湖北督*王占元的嫡系部队陆*第二师在武昌发生兵变。利群书社在战火中被焚毁殆尽,直至年在华师内重建。
在创办利群书社期间,恽代英的思想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工读主义”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其随后创立的“共存社”便是一个具有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革命团体。
年,中国共产*宣告成立后,恽代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并号召书社成员加入。利群书社作为一个进步团体,彻底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03
为了寻到一点老利群书社的遗痕,我们去了一趟它的旧址——横街头18号。
在地图上搜“横街头”,差点把我们带到武夷山。翻了地名志才知道,如今的横街,就是当年的“横街头”。坐在自家门口咵天的爹爹听到还有人知道“横gai头”,顿时激动起来,声音都大了几分。
从青龙巷颇有老武汉生活气息的旧民居中穿过,能看到*鹤楼的时候,横街就到了。
如今的横街,是条长不过百余米的南北向街道,一侧被长长的蓝色围挡围了起来,里面挖掘机正在轰鸣。
沿街的门面开得不算多,不少都是卷帘门紧闭的样子。还在开着的,也都是杂货铺、烤鸭店、服装店、建材店,半点寻不到往日颇负盛名的书香一条街的样子。
《寻城记?武汉》中提到,早在科举时代,横街头就是学府重地。其西临湖北藩台衙门,北依武昌贡院,东有专门刻印儒家经史典籍的湖北官书局,更有一众旧式书院,满街都是考生学子,各路书商便聚集于此,逐渐成市。
此后,勤成学堂、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私立武汉中学等新式学堂兴起,大量学生云集三道街、粮道街,于是大小书局、旧书摊、文具店纷纷齐聚横街头。据统计,到抗战前夕,横街头所开书店多达五十余家。
这样看来,恽代英当年选择横街头开设书店,是很符合常理的选择了。
这边都是很典型的老民居,粉瓦灰墙,屋檐错落。石砖上生了青苔,生锈的铁架扶梯,砖石砌成方形的水池,缺了边角的椅子,看起来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物什。
麻将洗牌的声音透过老式的布门帘传出来。猫小心翼翼踩上瓦片,走到另一户人家的房顶上。一颗巨大的泡桐树开过了花期,显得有些凋零。
顺着门牌号一间间找过去,到40多号便戛然而止。问了那个爹爹才知道,原来的横街头18号就在这片围挡之后,已经不复存在。
当年住在那里的老住户,也已不知道搬去了何方。
后记
这一次的探访,没有找到当年的横街头18号,确实有些让人失望。了解了横街的历史,更觉世事变迁。时光不会停滞,新路总会取代旧街。
好在,利群书社还在,那一代人的精神也被传承了下来。
★红色印记★
在横街
我们拍到了上面这张图
你有没有在路边遇到过这种蓝色的“消防栓”?
这其实是城管环卫用的取水栓
还有一种绿色的
是园林绿化部门专用取水栓
消防取水栓都是红色的!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来源:武汉消防
原标题:《巡城记
从横街头到桂子山,薪火相传的百年书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