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高不小于3米卧室不紧邻电梯等南海区
乐居买房讯8月16日,南海区发布了关于征求《佛山市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关于进一步促进南海区商品住宅品质提升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据通知显示,为进一步提升南海区住宅建设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居住幸福感,按照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南海区编制了《南海区商品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应用评价实施评分制,满分分,一季度一评审,南海住建水利局将根据得分排名情况,对部分项目予以通报表扬。
《南海区商品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五个专业,以下是全文:
1总则
1.1本《设计指引》的条文分为控制项和评分项,其中控制项不得违反,必须满足,否则不得参与诚信分奖励计算。
1.2本《设计指引》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五个专业。
1.3本《设计指引》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应按照现行《住宅设计规范》GB、《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等相关规范、标准中的定义和解释。
1.4商品住宅建筑设计尚应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现行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5本《设计指引》中商品住宅是指在公开交易或协议出让的居住用地上建设的住宅。
2建筑
2.1住宅小区总平面交通组织设计安全便捷,采用人车分流,并设置专用的非机动车进出通道。
2.2根据小区规划布局,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单元门厅或临近小区主要通道等位置附近设置智能信报箱(群)、快递柜。
2.3自行车位、电动自行车位分散布置,并靠近楼栋出入口。
2.4垃圾房独立建设,远离住宅楼,并设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2.5住宅层高不小于3.0m。
2.6住宅中“书房”、“茶室”、“视听室”、“娱乐室”等类似休闲功能名称的房间,视同于卧室,不紧邻电梯布置。
2.7卫生间楼、地面设防水层,防水层上翻墙面至楼、地面最终完成面mm以上。
2.8卫生间内墙面采取整体防水措施,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小于2m,且不低于淋浴喷淋口高度。
2.9住宅建筑的公共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的楼地面等设置防滑措施,且防滑等级不低于《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规定的Bd、Bw级。
2.10建筑坡道、楼梯踏步防滑等级达到《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规定的Ad、Aw级或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
2.11高层住宅至少有一部公共电梯及楼梯间经封闭空间与户门相连,以方便住户日常生活和梅雨潮湿天气通行安全。
2.12开敞连廊设挑出宽度不小于0.6m的防雨飘板,且防护采用实体栏板。
2.13规范中有最小净宽要求的消防疏散门,其门洞宽度尺寸均相对净宽度要求至少放大mm设置。
2.14住宅首层疏散外门(即大堂门)门洞宽度尺寸不小于1.8m,门洞高度(不包括门上亮子高度)尺寸不小于2.4m,且同时满足安全疏散及使用等相关规范要求。
2.15住宅套外的疏散走道、公共走廊、通道的设计净宽度为装饰装修完成面之间的净宽度,均不小于1.2m,且在施工图纸中提供大样图,便于施工。
2.16地下机动车库坡道不贴邻住宅建筑,其坡道敞开部分投影与住宅建筑主体(不包括开敞阳台)的投影距离不小于6m。
2.17住宅小区汽车库内不设置机械车位。
2.18当住宅地下室功能为汽车库时,住宅各单元的电梯均能到达各地下车库层。
2.19地下室的单元入户处作无障碍设计。
2.20汽车库地坪设计采用减少车辆胎噪、防止地坪打滑的有效措施。
2.21消防栓等机电附设设备不占用停车位面积。
2.22停车位避开集水井设置。
3结构
3.1住宅悬挑阳台挑出长度不小于1.5米时,活荷载取值参照屋顶花园的取值。
3.2具有使用功能的外挑板(飘窗台板、外飘设备平台板)的板厚均不小于mm。
3.3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采用BIM进行设计。
3.4安装太阳能系统、电热水器、空调室外机、热泵等设备的楼板、墙体,连接处均预留埋件,并采取可靠的防震、防风、防坠落等措施。
4给排水
4.1高层住宅采用设内天井的连廊户型时,水表井分设在连廊两侧。
4.2入户的给水管线均在本层天花吊顶内安装。
4.3连廊式住宅的连廊和电梯厅或楼梯间交界处设置有组织排水。
4.4卫生间排水采取污废分流制。
4.5住宅一层排水用户单独设置出户管。
4.6住宅卫生间设有淋浴器的部位均设地漏。
4.7洗衣机附近设置专用地漏或洗衣机排水存水弯。
4.8套内所有的阳台、露台排水均接入小区污水管道。
4.9小区设有拖把池、冲洗龙头等方便小区卫生清洁的措施。
5电气
5.1住宅入户大堂设置紧急救护插座,单独回路,并应设置显著标识。
5.2住宅入户大堂或电梯厅预留信息发布电源插座。
5.3小区设置防高空坠物监控系统。
5.4住宅公共区域照明采用节能延时控制方式,除在首层入户大堂设置一盏不经延时控制的照明灯具外,其它楼梯间、走道、电梯厅等公共区域的照明节能自熄开关应采用人体感应、雷达感应等非接触控制型产品。
5.5在公共部位的智能信报箱、快递柜处设置电源装置。
6暖通
6.1设置在住宅地下室内供平时使用的通风机房,当其上部为居住空间时,不直接贴临。
6.2吊装在首层架空层顶板下的风机柜(箱)正下方为非人员活动场所。
6.3电梯轿厢内设有空调。
6.4小区垃圾房设有空调。
文章来源:乐居买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