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生命只有一次,家庭防火安全知识
进入夏季,天气渐入高温发生火灾的危险增大今天为大家盘点家庭防火Tips重要!重要!重要!每位街坊都要牢记!电动自行车如何安全充电?电动自行车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代步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如果车辆有质量问题或日常使用不当、错误充电都可能引发火灾电动自行车火灾有哪些特点?如何避免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指南大家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一定要遵守电动自行车充电规范保护好自己人身及财物安全!封闭式防盗窗(网)安全隐患大,快看看你家有没有全封闭式防盗网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只是防盗网在发挥防盗功能的同时也“网”住了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之路一旦家中的户门因受热变形或者疏散通道已经被火势或者浓烟包围那么阳台和窗户往往是我们最后的逃生通道如果确有安装防盗窗的必要需要提前预留逃生通道可选择在防盗窗上留一扇“逃生门”尺寸一般不小于1.0×0.8米↓↓↓已经安装全封闭防盗窗的建议改装一个逃生出口↓↓↓生命需要“网开一面”不要让防盗窗成为逃生“拦路虎”及时拆除、整改家中全封闭的防盗窗为自己和家人留一条生命通道居住人口密集区域,这些消防安全知识要知道!消防问题向来是城中村最大的安全隐患房屋密集、道路狭窄、基础设施弱消防车、救护车难以进入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设施缺乏等导致火灾隐患凸显?关于城中村发生火灾的常见原因:部分建筑为泡沫夹芯彩钢板搭建的违章建筑;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车通道不畅;无市政供水管网,消防水源匮乏;部分消防设施损坏、停用;存在“三合一”现象;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对于城中村来说,消防部门工作做得再多,但很多防范措施还是需要居民自觉实施。?城中村逃生对策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意各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请记住:安全无事时,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2、通道出口,畅通无阻。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3、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如果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4、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跟从人流或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请记住: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5、不入险地,不贪财物。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6、简易防护,蒙鼻匍匐。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段,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可贴近地面撤离,避免烟气吸入。穿过烟火封锁区,应佩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请记住: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7、善用通道,莫入电梯。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安全的楼梯通道。此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面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再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脱险。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中随时会断电或因热作用电梯变形而导致人被困在电梯内,而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直通各楼层,有毒烟雾直接威胁被困电梯内人员的生命。请记住: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极危险。8、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请记住:坚盾何惧利矛。9、火己及身,切勿惊跑。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应赶紧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请记住:就地打滚虽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做好消防安全的措施防患于未然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加倍珍惜来源:应急管理部、北京消防、新乡消防、广东消防、央视新闻等
上一篇文章: 污水泵的安装技术性关键所在明确高宽比 下一篇文章: 少年新安进入公共场所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消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536.html